来源: 凤凰网房产
7月27日,“数智化时代中国新质砖瓦创新传承与发展应用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此次会议由北京土木建筑学会、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空间艺术工作委员会主办,泛华集团、广东秦砖汉瓦设计院有限公司、世界砖瓦运营平台、盈造网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承办,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副会长、世界砖瓦运营平台创始人张荣鑫,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建筑学院院长陆琦,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院长、徽派建筑专家陈继腾,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空间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罗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方云飞,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问总建筑师黄汉民,全国著名商业街专家、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祁嘉华,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吉明等近百名城市规划、建筑装饰和设计、遗产保护与活化、传统村镇和民居保护利用、乡村文旅发展等领域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从业者、媒体记者,线上、线下近30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就“数智化时代砖瓦创新性继承与发展性应用的新技术、新案例、新趋势”“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背景下砖瓦产品应用优秀案例、成败经验”“砖瓦建筑设计和施工领域先进案例、新技术和新产品”“砖幕墙多层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与实际案例分析”“绿色砖瓦施工工艺新趋势”“一站式百年砖瓦建筑实施可能性探讨”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砖瓦工业协会副会长、世界砖瓦运营平台创始人张荣鑫做了题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及现代砖瓦产品+实景案列》的分享。他表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传统建材行业正站在新起点上。砖瓦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石,不仅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更是绿色健康、低碳环保理念的典范,是打造具有百年传承价值建筑的首选材料。张荣鑫强调:“现代砖瓦产品作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的重要成果之一,具有环保、节能、 高性能等特点,是推动绿色建材发展的重要方向。”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建筑学院院长陆琦对岭南传统建筑分类进行了比较思考,他阐述了广府建筑、客家建筑、潮汕建筑、琼雷建筑等地方特色民居建筑的特点。关于传统建筑元素的传承,他认为:“应该坚持守正创新,在了解弄清其本源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现代建筑设计要思考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传统类建筑修复及传统风貌街区改造要思考如何体现和融入现代材料与设施。”
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院长、徽派建筑专家陈继腾对徽派文化和徽派建筑流脉进行了总结分析。他指出:“徽派建筑是古徽州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生产方式及生活习惯等在物质形态和精神理念上的反映。”他介绍了徽派建筑设计创新路径:进行变形处理,充分运用现代建筑空间构成手法,表达徽派建筑形态特征其形态布局、空间肌理、环境;通过徽派建筑空间环境的营造,使人认识和感受意境特征;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材料,通过空间的虚、实转换,营造出徽派建筑幻影的空间效果;强化并充分表达徽派建筑某一标识特征,或在精神意念上强化某一标志性意义元素,从而达到象征意义的空间场景。
针对建筑风貌问题,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问总建筑师黄汉民强调,传统民居是对地域、人文、自然积极的回应。对地域气候的适应,地方材料的应用,自然环境的协调,对生产、生活,物质和精神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要善于阐述民族地域建筑的特征,才能根本上消除“跟风”,改变“干城一面”的现状, 摆脱简单的模仿、抄袭、创造真正的卓越。 本土文化要有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 、文化自强的精神。
关于古建筑与新建筑的区别,中国营造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祁嘉华呼吁,在推动行业传承创新视野下对中国古建价值进行再发现。他说,用时间划分古今建筑只是一个浅层次的标准。用专业的眼光看,新建筑在材料、工艺和科技含量上显然优于古建筑,但是在优美程度和使用寿命上却远没有超过古建筑。他认为,当下对古建筑的研究还停留在外观形态记录和一般性总结的层次,无法揭示古建筑与中华文明之间的深层关系,更没有触及到古建筑的核心价值。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历,铸造了古建筑的核心价值。要想准确把握这种价值,不仅需要建筑学知识,更需要历史学、伦理学、社会学、哲学等方面的修养,在多学科交叉中发现其中永久魅力。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空间艺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罗丽在做题为《城乡产业共建共享共荣》的分享中,介绍了国家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数字生态 城乡共建 共享经济 共同富裕”的新模式,充分肯定砖瓦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场景应用无限广阔、美好。
泛华集团副总裁雷超兵认为,新型城镇化进入下半场,面对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等应用场景,应站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角度,为城市提供产业育城+投建运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产业升级。而盈造网依托工信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平台资源,结合各领域头部单位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赋能。
泛华集团低碳设计研究院院长王政以《砖之艺术》为主题,详细展示了砖瓦材料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实践,强调了砖的耐候性、易于切割和环保等特性,并通过对古今中外砖结构建筑的案例分析,彰显了砖瓦作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可持续建筑材料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同时,通过一系列创新案例,如惠多港红砖建筑方案,展示了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尊重和充分利用材料特性,实现空间价值的最大化和建筑美学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结合多年的全国商业街行业实践,对砖瓦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他表示,砖瓦是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独特精湛技艺价值的瑰宝,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逵在题为《砖的光影与艺术》分享中,通过中西方对比研究,回溯了以木结构为本的东方建筑中砖的艺术性与特殊意念表达,介绍了中东砖穹顶结构与光影的相互形塑,西方砖拱券结构与光影的相互形塑,西方建筑中砖的整体性运用,以及砖结构在当代设计中的特色表达。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传统建材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数智设计将引领传统建材革新,对此,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吉明深入探讨了传统建材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之道。他指出:“砖作为重要建材,其独特的构建组合方式,不仅展现出建筑的立面、外观和形态的无限可能,更与人工智能中的生成式算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的设计哲学与人工智能的生成式算法在精确计算与排列组合上不谋而合,共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整体效果。”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方云飞作了题为《现代砖瓦案列应用技术和项目》的分享。他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营建的各种红砖设计项目的艺术性、独特性、适用性,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和关注。他表示,红砖作为传统建材,在设计的加持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营造非常安谧的氛围、具有艺术特质,是设计师偏爱表达文艺和高端风格的建材。
本次研讨会上,专家就“数智化时代中国新质砖瓦创新传承与发展应用”问题达成共识:发展新质生产力就一定要转变传统的增长和发展方式,从砖瓦制作到生产装备、从管理系统到管理模式、设计装饰等全产业链进行自我更新和升级。此外,会议深入讨论了砖瓦建材在继承传统民居特色、展示现代民居风采、推进文旅建筑发展、恢复与塑造城市风貌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产业互联网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等行业关注问题,助推砖瓦行业朝着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方向发展,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先进生产方式,具备先进生产要素,内生先进生产力。
会议还举行了广东秦砖汉瓦设计院有限公司世界砖瓦运营平台与中国建设劳动学会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委员会的砖瓦匠人技术培训签约仪式。据悉,广东秦砖汉瓦设计有限公司世界砖瓦平台得到了中国建设劳动学会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委员会授权的砖幕墙技术工、砌筑工、瓦工、古建筑传统瓦工、古建筑传统彩画工、古建筑传统木工、古建筑传统油工、古建筑传统石工、古建筑传统裱糊工等九个工种的全国独家培训权,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上述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评工作。
会议最后举行了广东秦砖汉瓦设计院有限公司世界砖瓦运营平台与泛华建设集团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升全专业设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共同搭建广阔的经营拓展平台,实现双方共同的提升与壮大;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
据悉,会议承办方广东秦砖汉瓦设计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世界砖瓦运营平台是一个砖瓦全产业链综合型平台,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建筑设计师、工程师以及文学家和人类学家,旨在以更为深入的视角,探索并挖掘砖瓦文化与中国现代住宅的深度联系,可以定制化,让个性化IP和文化符号融入每栋建筑。
泛华集团秉承为城市创造价值的理念,持续探索行业改革创新,历经多年的发展和累积,创建了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工程建设领域独树一帜的泛华品牌,成为不断提升、持续发展的数字投资建设集团。目前,泛华已服务600余家政府机构,在新产业、新经济领域拥有千余家国内外生态合作伙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案例,是“国家智慧城市产业要素聚集专项试点企业”“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课题组组长单位”,也是“中国建筑(中小企业)产业互联网平台”牵头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