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白驹过隙,
历史有迹可循。
7月13日,由中共哈尔滨市委网信办、市委史志研究室、哈尔滨日报社主办,哈尔滨新闻网承办的“追寻冰城红色印记”大型系列线上线下交互活动来到延寿县松江省史迹陈列馆。
808块展板、474件展品,九大展厅以时间为脉络、以文献为线索,记录了松江省在新中国成立史和发展史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篇章。
青砖瓦房 ? 珍藏松江往事
旧式青砖瓦平房,“松江省史迹陈列馆”几个金色大字刻在深色牌匾上。
推开深红色大门,序厅内以冯仲云、张策、张秀山等10位松江省党政军主要领导人物为原型的大型浮雕引人瞩目。
第一展厅东北政事内,一支黑色的派克金笔展出在展示柜中。讲解员介绍说,这是曾任松江省委书记的张策使用过的钢笔。
原本笔的两头是纯金打造的笔帽,后在战争中丢失。这支满载历史痕迹的钢笔由张策的秘书刘檀提供给展馆。
一张来自1951年的黑白照片,展出于红色松江展厅内,定格了抗美援朝延寿县志愿担架队光荣回国时的场景。现在的松江省史迹陈列馆,就是在队员们身后的二层小楼旧址上修建的。
馆内设有多处喷绘与实物相结合的小型展区,生动地展现了松江省人民政府在开展土地改革、干部选举、战事支援时期的场景。
松江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红色政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按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指示,松江省民主政府在哈尔滨成立,先后建立了中共松江省党组织、各级民主政府、松江军区。
1946年6月,因战争需要,松江省委部分机关和人员从哈尔滨转移至延寿县城。
从那时起,中共松江省委、省政府带领松江省广大人民群众,力克时艰,百折不挠,不畏牺牲,勇于斗争,抓党建、建政权、强军事、剿匪患、搞土改、支前线、促生产,为建立东北巩固根据地、解放东北、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创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1954年8月1日,松江省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式撤销并入黑龙江省。
蓬勃发展展厅内,设有投屏,为来访者播放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部分纪实影片。独具年代感的影像资料,展现了松江省一桩桩红色往事。
这张松江省防疫漫画的原件,展现了当时百姓们在松江省人民政府的带领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场面。
人才辈出 ? 星星之火照亮延寿解放路
“他最为辉煌的一页,是他和战友在获得庐山会议‘剿共计划‘这一重要情报后,为了及时送到中央苏区,敲掉门牙,扮成乞丐,穿越重重封锁线,日夜兼程,把这一关系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报及时送到瑞金,亲自交到周恩来手中。其实,正处在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前夜。”这是习仲勋同志在为《山路漫漫》一书作序时写的一段话,书中的主人公就是项与年(梁明德)。
抗日战争胜利后,项与年从延安到东北,历任松江省延寿县县长,松江省建设厅第二副厅长等职务。
在延寿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把延安精神带到了延寿,为延寿县的党组织建设、基层政权建设、地方武装建设、清剿土匪、土改、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使延寿县成为当时松江省最为牢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胡起,原名胡荣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0月任延寿县县长。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胡起,仅1948年就动员了延寿县2000多人补充到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为支援前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任职海伦车站党支部书记时,胡起以职业为掩护积极发展党组织,被叛徒出卖后遭日寇围捕。入狱数年出狱后继续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是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原型。
筹资300万元 ? 升级改造红色展馆
“2019年延寿县政府筹集资金300余万元,对展馆进行了为期20个月的升级改造。作为一个红色革命老区,升级改造后的松江省史迹陈列馆成为了延寿县红色教育的一张新名片。作为工作人员,保护好红色资源是我们的责任。”松江省史迹陈列馆馆长张海明对记者说。
“我是一名90后讲解员,在这里工作最满足的事情就是把延寿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印象最深的一次讲解工作是延寿三中的同学们来馆参观,当讲述到项与年为送信如何乔装成乞丐通过层层封锁时,一位女同学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讲解员王晓雪说:“作为年轻一代讲解员,我们要让延寿县的红色历史被更多的人了解和熟知,传承好红色基因。”